智能制造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18年8月,后续发展中主动对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需求,紧跟黑龙江省 “六个龙江”“八个振兴” 和 “4567” 现代产业体系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于2020年更新建设成IEM 智能制造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提出以“产业前沿引领、真实岗位衔接、通识课程覆盖、创新思维培养、学科专业融合、企业教师主体”六真六共实施的建设理念,推动“新工科”建设、发展,有效支撑了校友会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黑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中心以智能制造的“新工科”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为核心,整合并更新原有各专业实验室资源,建成智能制造创新实训中心、iMAS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创新实训中心四个分中心,包含智能制造生产线实验室、智能制造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整车系统实验室等13个创新实验室,智能科普实验室1个,产业技术实验室4个,基础实验室6个,为全校提供图学类、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以及机电类创新创业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图1 IEM 智能制造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架构
目前,中心拥有实验仪器设备400余套,总资产2500余万元,占地面积达1700余平方米。中心共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8人,形成了一支由学科带头人负责、以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为引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爱岗敬业,理念先进,经验丰富,能力一流,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2.IEM育人简介
中心以“引企入校、引行入校”为路径,实施IEM(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教育,深化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共同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共建,打造产教融合育人特色。产业带动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全面实施“产-教”IEM一体化教育,深化协同育人。
图2 IEM一体化教育核心理念架构
3.运行制度措施
各实验室及其下设部门由实验教学队伍具体负责,定期进行仪器检查和资产清查,以确保实验课程正常进行。为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及中心制定并实施了《哈尔滨剑桥学院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等多项规章制度。
此外,中心建立了全面的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该体系包括教师选聘质量保证、集体备课制度、培训上岗制度、巡视督察制度、学期中期评估制度以及学生评议制度。
基于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和学科竞赛等项目的实际需要,部分实验室进行开放运行。学生及时了解实验室、实验队伍、仪器设备、规章制度和实验成果等信息后,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实验室安排并且自主完成相应项目直至获得成果。
4.建设规划和措施
哈尔滨剑桥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中心的创建工作,致力于推动实验教学形式的创新,改革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近五年来,投入了超过2500万元,用于建设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工作室,构建以“新工科”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为主要方向的跨学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这不仅为核心专业提供了坚实的教学支持,也为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加大投入,在现有实训室基础上,遵循“完善现有、提升质量、保持特色、争创一流”的建设原则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深化与拓宽校企合作,完善合作运行制度,实现共同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目标,全面提升合作内容,通过集思广益推进专业建设,共同育人方法,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为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管理,确保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和质量,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政策。在《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指导教师工作准则》中,明确规定将实验技术人员调整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并使实验教师的职称评聘和工资待遇与其他教师保持一致。《哈尔滨剑桥学院IEM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完善由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三层次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及其规范管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实验教学相关文件,包括:《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管理规范(教师)》、《实验教学中心实训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这些文件为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以上保障,力求在实验教学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